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昆虫类 > 蜂蜜
编号:13715332
寒露前后常喝蜂蜜水盐水少食辣/霜降时节多喝“七宝粥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10月1日 《饮食与健康·下旬刊》 2013年第10期
     寒露前后常喝蜂蜜水盐水少食辣

    文/赵薇

    “寒露”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的“寒”字辈,在饮食上应多吃温润之品,如栗子、梨、荸荠、菱角、柚子等,尽量少吃辛辣、熏烤食物,以及西瓜、苦瓜等寒凉瓜果。

    寒露节气前后,空气较为干燥,“秋燥”易伤人。营养专家提醒说,为远离“秋燥”纠缠,公众要常喝蜂蜜水盐水少食辣。

    寒露以后,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,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,雨季结束,天气干燥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专家表示,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但要想完全抵御“秋燥”带来的负面效应,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。同时,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,如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生姜、葱及酒等。

    霜降时节多喝“七宝粥”

    文/西西

    霜降霜降,天气渐冷,开始有霜。它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。民间素有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,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霜降养生有多重要,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正是进补。不过,这如此重要的进补,说的并不是大补特补,而是顺应秋季环境和人体特性的平补,同时结合当地此时节的天气因素,在平补的基础上偏于温和润。

    那么,具体应该怎么补呢?因个人体质、情况有所不同,进补重点不尽相同。像晚秋很多人易生抑郁,遇此情况时,便可将合欢皮与郁金煮水每天代茶饮,若为了清润,还可加些麦冬。而每至深秋即会脾胃不适的人,则适宜将桂圆、花生、红枣、黄豆、白米、薏米和茯苓熬粥,如想清热除湿,这款“七宝粥”里还可或多或少加一些红小豆或绿豆。这款材料丰富、口感颇佳的粥,对于大众的晚秋养生也有一定功效。针对防秋燥,芝麻、蜂蜜、银耳都不错,适当多吃益处多多。

    于平补来说,适合的食材很多,当然,中医讲究进补因人而异,量体裁衣,如想补得完美,最好辨清体质,酌情而补。

    因而温热体质或患有热性疾病如发烧、咳浓痰等人群最好不要随意进补。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有严格的要求,但起码应分清寒热虚实,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,则容易导致 “火上加火”、“寒上加寒”。另外,四高人群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粘)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补。

    需要注意的是,进补要“量力而为”,不妨先估计一下自己属于什么情况,再对证进补———

    1、阴虚:常见潮热盗汗、五心灼热、口燥咽干、干咳少痰、眼目干涩、舌红少苔等。

    补法:阴虚当滋阴,进补可选用大补阴丸、参杞蜂王浆、六味地黄丸、银耳、鳖甲、麦冬、沙参、黑芝麻等。

    2、阳虚:常见面色光白、四肢不温、阳痿早泄、纳少便溏、舌淡嫩等。

    补法:阳虚当壮阳,进补可选用金匮肾气丸、鹿茸口服液、龟苓膏,以及鹿茸、紫河车、蛤蚧、冬虫夏草、杜仲等。

    3、气虚:常见精神倦怠、语声低微、易出虚汗、舌淡苔白等。

    补法:气虚当益气,可选用人参蜂王浆、补中益气丸,以及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山药等。

    4、血虚:常见面色萎黄、唇甲苍白、头晕心悸、健忘失眠、手足发麻、舌质淡等。

    补法:血虚当补血,进补可选用当归、阿胶、龙眼肉等。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昆虫类 > 蜂蜜